嗨大家!我居然也離當初申請差不多一年時間了,怕再拖下去就什麼都忘記了。廢話不多說,讓我們開始吧!

個人背景:
申請年份:2022/2023
台大經濟系大二申請交換
學測英文13級、IELTS 7
大一排名區間6%-15%
校級排名:38/386 成績都是4.0,上加拿大UBC
院級排名:6/24 成績也是 4.00X左右,上荷蘭Erasmus

大概就這樣,可以比較自己如何,或許會對自己的交換更有自信?如果想去交換的人不要太挑學校也ㄧ定有去的機會畢竟真的超多交換學校可以選的。

交換流程

1.想有沒有興趣去交換(~暑假)
2.考英文檢定(暑假~開學初)
3.準備備審資料(11~12月)
4.留意獎學金資訊(隨時、台大獎學金要在成績出來前申請)
5.等備審成績、戳湯圓、填學校志願(1~2月)
6.跑行政流程、了解資訊、出發(3月~)

選擇交換的原因

       先來說說我「當初」思考要不要交換的一些理由。當時候還大一剛結束,對未來很是迷惘,一方面不知道自己對到底經濟的哪個領域比較有興趣,期望到外面看看國外的名校是如何教經濟學的。坦白說,當初其實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想去,我的個性比較是抱持著成本沒有很高都值得一試的想法去考檢定、申請資料的,最一開始的我甚至沒有預期我有辦法在大三就去交換,想說是為之後大四拼交換試水溫的。還有一個很關鍵的考量是大一的GPA比較高,我深深知道如果用大二的GPA申請我就死定了(果然沒錯XD)。

總結來說我想要交換的目的:

1.感受國外對經濟學的教育(是否比較新穎前沿、重視理論or商…等)
2.練英文、世界觀
3.出國念碩博都很貴,不想帶著未知就亂投、浪費錢,希望透過這年更清楚自己未來究竟想做什麼
4.試著更獨立、想做些有點酷的事

大二申請交換的時機:

1.試水溫,成本不高、賺經驗
2.大一GPA比較好看(很現實,但審查制度就是這樣,拖到越後面又要拼GPA會放棄修很多扎實課的機會)
3.主觀認為學校比較愛(後來認為的,畢竟大三交換還會大四回台灣,對於學校的貢獻可以比較多,不確定是否正確,不過在交流版上好像真的有大四、大五申請分數比較低的Case,後面會詳細說)

英文檢定

       想好要交換就進入到準備英文檢定的環節啦,由於我成績沒很好看,就也不誤人子弟了XD,網路上更多資源,但可以簡單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。

       一開始便要決定說要考托福還是雅思,現在學校交換的申請應該沒有美加/英國的差別,大部分應該都是兩個都接受的。所以就只需要考量自己適合哪個了。我沒考過托福也不懂,但是呢當初考量的點就是我自己覺得我比較喜歡跟人說話。「感覺」托福還要計時對電腦說完,我就頭很痛了。還有一個我覺得雅思的字彙是比較日常使用的(我就是複習指考的7000單),托福好像要背很多天文、地理醫學的專有名詞,我又頭很痛了。所以我就很爽快的選了雅思!

       我自己備考期是整個8月、9月,但九月已經開學所以是真的是忙的焦頭爛額,而且真的沒有心力好好準備。我自己認為暑假拼會比較好一點。8月行程就是每天去圖書館蹲白天、下午(反正四個項目就分配時間這樣)。沒有補習說寫真的是非常困難準備QQ,我在這兩項本來就弱、考出來就自然不好看囉。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學校有設門檻在說寫,真的需要多花點時間準備。(補充一個:超級推薦一個app叫「雅思哥」,裏面會有很多人去考場出來後回憶的口說題目,真的很準!如果預備好上面的題目後,分數有機會衝的很高)

       最後我覺得考試時間可以選在9、10月,因為如果真的很想要在當年度交換,那如果真的沒考好還可以再花一點時間準備、再去考一次(12月中左右要交備審資料嘛)。

備審資料

       接下來就是全世界最謎的標準了!完全不透明的審查項目,不過我自己對他是沒什麼意見啦,有點像是丟履歷的感覺囉,外面公司也不會跟你說到底他們怎麼評估履歷的,但是其實你想申請的東西需要具備、該展現什麼樣的能力我想也很清楚(交換目的、國際交流經驗、回台後貢獻…等)。而且老實說如果那些委員真的是公正的話,我覺得其實台大的制度比其他大學好上不少(其他的可能是選三間、寄去對方學校審查的方式,但老實說也是一樣不透明啊)。大家都一定有花心力準備,不過分數有高有低,低的人一定會特別嘔。所以我才很推薦大二申請,第一,至少多別人一次機會、第二,對學校的貢獻比較容易寫與執行。

       還有,礙於制度的關係,其實交換計畫寫哪間都沒關係(是先寫完計畫,拿到成績後再去選學校)。建議還是選自己擅長的,比如說有去過該國、相關經驗等等,不過在寫的時候應該會需要花點時間研究修課、生活等等,如果就寫第一志願,之後上了的話,就不用重新搜尋相關的資訊了。

       最後我不管是院級的審查還是校級的三位委員都是給我一樣的分數,所以我覺得他們應該還算有標準可言啦…就努力寫吧!附上我當初的讀書計畫當參考,我覺得就寫的蠻制式的,最後三位委員都是給我A(4.0)的分數。
交換計畫書

交換學校怎麼選

       最後提供一些小建議可以思考如何選則交換的學校,我當初是想選英美以外的國家,覺得以後或許有機會去、練習英文也不會一下子進到全母語使用者的差異那麼大。後來選來選去就覺得荷蘭不錯。不過我覺得如果有學習語言考量的話,去英語系國家會好一點,畢竟就是有刺激才會更容易突破成長(等於真的生活的所有資訊都是英文的),不然像我在荷蘭,其實就只有學校是用英文,出去幾乎廣告、招牌、商店都是荷蘭文,就無法從這些生活中學到單字了。但我也有發現面對同樣非母語者,我講英文會比較有自信和流利,或許這是好處之一。

  • 地區:可以考量學習語言因素、文化、旅遊
  • 預算:這真的有差!像我在荷蘭大城市的房租真的超貴!如果去歐洲其他地方交換就可以再省不少錢。我感受的開銷應該是美加大城市=英國大城市>荷蘭>歐洲其他。我覺得真的很值得考量這點。畢竟交換也只是體驗為主,沒有要拿學位,真的不用太介意一定要排名多高,自己舒服最重要!
  • 宿舍有無提供:這點!有真的加分超多,不然真的會在台灣陷入嚴重焦慮,人生地不熟又遠在台灣要怎麼找當地的房子!
  • 交換長度:台大多數好像比較喜歡交換一年,但我覺得都很好。如果只給我半年,我也不會有那種來一下就要走的感覺,在歐洲幾乎其他學校來的交換生都是半年的,聽到我來一年都覺得很神奇。交換一年對後續的修課也會是一個蠻沈重的負擔,但是當然更有機會去好好了解這個地方囉。以預算來說一年的交換絕對不會是半年的兩倍,可能1.5倍左右,因為很多東西都可以用比較久,如果是以CP值考量則會是一年比較划算囉。

學分抵免

       很多人好奇交換是怎麼抵免學分,成績會不會影響。以歐洲為例的話學分是算ECTS。2ECTS可以抵1學分。大概這裡是一年修48ECTS(跟當地學生修差不多的量,loading也是算蠻重的)那回台大就可以抵24學分。抵的方式就是像免修一樣,會註記已抵免,在這裡的成績則不會影響到GPA。抵一般選修一定沒問題、系內選修要通過系上審查,不過幾乎不可能(除非修系上真的有開的課,而且大綱類似)。通識也是要過審查(細節就不清楚了)。

       我自己是對這個最有意見,我覺得我在這裡一學期的修課、唸書量遠大於台大的25學分,但是我只能抵12學分而已。我覺得這是會影響最多最多交換意願的事了,不過能抵至少比較好。

獎學金

       交換學生的獎學金沒有那麼多,我知道的就是:
1.台大的獎學金(有一般的、弱勢的),要注意申請時間啊啊啊,他在成績公佈前就要登記申請了。其他學校應該是叫教育部的學海飛颺、學海惜珠獎學金。(2022記得一年是15萬)這個非常競爭,大概要前30名審查分數的才有辦法拿到。
2.各院所的出國交換獎學金,社科院有這個(2022一年交換是5萬)好像1-2個名額而已。
3.堉璘臺大人才培育計畫(錢超多一年交換應該有60萬,但也很難,要過很多流程,截止時間也很早,暑假、剛開學就要留意歐)

應該有決大部分的人是無法獲得獎學金的,不過可以思考看看國外大學的學費動輒50萬以上,那我們可以用台大學費去學國外的教育資源,也就已是一個很不錯的投資了囉!

小建議

可以想一下除了大學外,有沒有想要雙輔系、拿什麼學程之類的。因為雖然說交換可以抵學分,但他不能抵學程的課之類的,相對之下這個學分就變得很雞肋。
建議大家把待辦事項、以及你看過的重要資訊寫在一張紙或打在電腦上。資訊太多了,不需要強迫自己要一直吸收,深怕漏掉。寫下來之後更容易在deadline之前準備。

結語

       講了那麼多,我覺得在申請的這一年的路上真的不好走,行事曆中永遠是無止盡的deadline,到出國前,都會一直陷入擔心是不是有什麼還沒申請、還沒喬好的。心好像一直都懸在那裡,不過就加油吧!對我而言,真的是踏出舒適圈的一大步,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學會很多事。祝大家順利到自己想選的學校交換啦!